跳到主要内容

045

第五章 鲁哈迦品

一九一 鲁哈迦婆罗门本生谭

(菩萨═王)

序分

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,对受出家以前之妻所诱惑者之谈话。此一故事将于第八篇之根本生谭(第四二三)中说明。佛对受诱惑之比丘曰:“比丘!此妇人为汝之害,彼于前生使汝于拥戴王之大众中受辱,而为汝逐彼出门之原因。”于是佛为说过去之因缘。

主分

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,菩萨生于王第一夫人之胎,及长,父王死后,继承王位,依正义治世。王有司祭名鲁哈迦,其妻为一老婆罗门妇人。王赐婆罗门一匹饰以马具骏马,彼乘马为王之随行。彼乘骑于装饰美丽马背之上,立于街中人众,处处同声赞誉:“此马美丽,马身光泽。”彼往家中,登上楼阁,对其夫人云:“汝观我马实甚美丽,街道两侧诸人,同声赞赏。”此婆罗门夫人,心颇悭贪,具恶智慧,彼对婆罗门曰:“汝不知马美之缘故,此马有马具装饰,故为甚美。汝若希望如马之美丽,亦用马具装饰,出至道路中央,效马用四足走路,会见国王,王必赞誉,诸人亦必赞誉。”此婆罗门颇有狂气,彼闻其妻之言,不辨何种原因,一心思得国王与诸人之赞誉,竟如其妻之言而行。诸人见之皆大笑,悉云:“先生真美。”王见之而对彼曰:“先生为何事所障,竟罹此狂态?”王对彼羞辱,婆罗门感受耻辱,对其妻忿怒,自思:“我为无意义之事,为王于大众中羞辱,我必对此恶女加以笞责,逐其出门。”彼立即还家,此恶知识之婆罗门夫人,知其夫忿怒归来,豫先由便门逃出至王宫,停留数日。国王已知其始末,唤司祭前来慰之曰:“先生!如此妇人,罪恶深重。夫人之事,忍耐为宜。”国王劝勉彼以堪忍为目的而唱第一之偈:

    弓弦被切断     尚可再续系

    鲁哈迦!    和解元夫人     勿为怒左右

鲁哈迦闻之唱第二偈:

    我有软树皮     可造新弓弦

    新者可换旧     旧者我已厌

鲁哈迦述斯语后,即将彼女逐出家门,另迎新婆罗门之女。

结分

佛述此法语后,说明圣谛之理──说圣谛之理竟,心持烦恼之比丘即得预流果──于是佛作本生今昔之结语:“尔时之夫人是今之先妻,鲁哈迦是此悲比丘,波罗奈王即是我。”

一九二 吉祥黑耳本生谭

此一本生谭将于大隧道本生谭(第五四六)中说明。

一九三 小莲华王本生谭 1

(菩萨═莲华王)

序分

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,对心有烦恼比丘所作之谈话。此故事将于乌姆摩登提女本生谭(第五二七)中说明。

佛问此比丘:“汝心真有烦恼耶?”答:“世尊!唯然。”问:“谁与汝烦恼?”

答:“世尊!予见一盛装之妇人,心起欲情而烦恼。”

佛谓彼曰:“比丘!妇人实为忘恩无信义者。昔日意志坚强之贤者 2,为妇人一生贡献心血,尚不能获得其心。”于是佛为说过去之因缘。

主分

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,菩萨由第一王妃之胎出生,于命名日名为莲华童子,于其后生有兄弟六人。七人渐次成长,居于宫中,如同王友。某日,王立御苑中,见此七兄弟有多人从者随侍,近前迎王,王心恐怖:“彼等中或有欲弑予夺取王位者在。”王呼彼等曰:“汝等王子!不宜止住市间,分往他所,至予死时归来,各就自己所属之王位。”

彼等接受父王之言,涕泣告别,往觅自己之属处。“任足所向而行,以求生活”,各以己之王妃为伴,离城奔波于道路。彼等踏入荒野,不获食物,“我等为求生存,将为牺牲。”于是杀最幼者之王妃,作十三分而食。菩萨与其妃将分得两分而留一,而分余一而为二,各分食之。如此六日之间,杀六人之妃,菩萨每日各留一份存贮。至第七日将杀菩萨之妃时,菩萨以存贮之六分予其兄弟曰:“汝等食此,明日再作计议。”彼等食肉后入睡,菩萨携妃于夜遁去。

前行不久,妃云:“王子!我实无力前行。”菩萨于是负彼女于肩上,于朝日初升,走出荒野。妃曰:“王子!我欲饮水。”菩萨曰:“此处无水。”但妃数度呼渴,菩萨以刀划右膝出血:“汝可坐起饮我之血。”妃饮血后,二人前行至大恒河饮水沐浴,食彼处树上果实,择一舒适场所休养,于恒河之曲角,作庵住居。

恰于此时,某日,诸人由恒河上流之流来一独木舟,上载一人,斩断手足,割去耳鼻,大声呼痛,彼为危害王者之盗贼。菩萨闻其悲叹之声,自思:“有我在世,勿使苦痛之生类灭死。”菩萨来至恒河岸边,救彼登岸,伴其来至庵内,洗涤疮伤,涂以药剂,予以治疗。王妃云:“汝何故由河中救此残障之人 3,带归庵中,与以看顾?”彼女嫌厌对之唾弃不置。

菩萨见其伤已渐次痊愈,留其与王妃于庵中,一人入森林采取果实,以养二人。在此二人共住期间,彼女之心,竟为残障者所夺,共犯非道之罪。二人通奸之后,彼女思欲除去菩萨,于是告菩萨曰:“王子!当予被君负于肩上由荒野中出时,见高山住有高贵之神。予向山神求愿:‘若我与主人能安然度日,我将向神供养。’今已安然脱险,我思欲登山拜神祭谢。”菩萨不识奸计,欣然同意,准备供物,使妃持供器,二人一同登至山顶。妃向王子曰:“王子!汝虽非神,但我尊汝为最贵之神。我当先以野花祭汝,为右绕之礼后,再向神捧献供物。”于是妃令菩萨面向谷立,妃以野花祭之,为右绕之礼,妃伪装道行敬礼之状,恰于其时,由背后立,猛向菩萨背上一击,将菩萨推落谷中,并谓:“予见敌之背部,永不再见其面。”彼女欢悦由山顶下来,归庵而去。

当菩萨由山顶转落谷中之时,为无刺之优昙跋罗树叶丛枝挂住,不得落至山麓谷底。于是彼食优昙跋罗之果,坐于枝上休憩。尔时有一大蜥蜴王,由山麓登树,来食树果。彼见菩萨,惊惧而逃。次日又至,食一侧方之果实而归,如此每日前来,与菩萨成为友好。彼问:“君因何来至此处?”菩萨答以:“如是如是。”蜥蜴王曰:“汝可勿忧,予救汝归。”于是使菩萨坐其背上,由树而下,出森林至大道,谓曰:“汝可由此路而行。”蜥蜴遂归林而去。

菩萨行至某村,住于其处,闻知父已亡故,遂往波罗奈,于自己之属地,登上王位,号称莲华王。彼遵父王所行之十善法,依正义以行政治,于四门、中央、宫殿门首六处建救恤院,每日投六百千金,以为恤。

一方彼恶女负残障者于肩上由森林出,行至人居之处乞食,集得粥饭,以养彼残障者。人问:“此为汝何人?”女答:“予为此人母弟之女,此人为予父兄之子,予嫁此人为妻。我夫虽处斩罪,予将长期抱负,乞食养之。”人人赞叹彼女为忠实贤良之妻,多与粥饭。更有人谓:“汝不可于此处担误时间,今波罗奈城莲华王即位,因王之救恤,于全印度,颇有人望。王见汝之遭遇,必予同情怜悯,多与施物,汝可载汝夫速往。”同时给予构造坚固之柳篮。此一无品德之女人,将残障者载于柳篮之上,抱持柳篮,往波罗奈,于救恤院中得食而生活。

菩萨乘于美饰之象背之上,赴救恤院,亲自施舍八至十人,然后回宫,习以为常。此不品德之女,使残障者坐于篮中,抱持柳篮立于王来之道上。王见而问之曰:“此为何人?”左右曰:“大王!此为忠实贤良之女人。”王呼女近前,已确知其为何人。王使残障者由柳篮降下,王问:“彼为汝之何人?”女曰:“大王!此予父之兄子,在家被选为予之夫。”诸人不辨仔细,皆云:“实为令人感佩之女。”对此不品德之女,大加赞赏。王问:“汝谓此残障者为汝在家被选与之夫耶?”女仍未能辨认王夫,大胆答曰:“大王!诚为如是。”

于是王曰:“汝所云者是否包括此波罗奈王之王子在内,汝非莲华王子之妃某某王之王女耶?汝乃某某之名者,饮予膝之血,心为此残障者所夺,推予落谷者,岂非汝耶?汝今额头已贴死印,汝以为我已丧命,然予之命特长而未死。”王更向大臣云:“汝等大臣!予曾对汝等之质疑有所说明:‘予之六兄弟杀六女而食其肉,然予未伤予妻,相伴往恒河之岸,住于庵中。予曾救起被处斩罪之残障者,给与看顾,然妃心为此男所夺,将予推落山麓,然予因己之慈悲心而得以长命。’实则由山顶将予推落者即为此不品德之女,而被处斩罪成为残障者,即是此之男。”于是王唱以下之偈:

此女即彼女 犯法亦成谜

此男即彼男 断手残障者

君我幼时影 言之实可哂

此女实应死 彼无诚信者

彼持残忍心 可比一僵尸

犯不义之罪 应以棒夺命

更应以刑罚 沦为有罪身

此女如生存 亦应削耳鼻

菩萨怒不可忍,对彼等处此刑罚,然实际并未执行。菩萨平息忿怒,将柳篮重新绑缚彼女头上,不使脱落,使残障者载于其上,由国中驱逐出境。

结分

佛述此法语后,说明圣谛之理──说圣谛之理竟,持烦恼之比丘得须陀洹果──佛即作本生今昔之结语:“尔时之六兄弟是今之长老,王妃是旃阇少女,残障者是提婆达多,蜥蜴王是阿难,而莲华王实即是我。”

注 1 此为有关莲华王简单故事之意义,对此后所出有关同一莲华王之“大莲华王子本生谭”(第四七二)此为小者。

2“坚强之意志”(thaddhahadaya)今可视为与pornakapandita为同格之语。

3“残障者”原语为kontham 。依底本脚注及另一异本为kuntham。childers 以此与梵语kontham 为同一语。若以kuntham 与kontham 两者不认为各别独立之语,则译其为残障者并不适当。然与此本生谭相当有三汉译经典(杂宝藏经第二,昔王子兄弟二人被驱出国缘。六度集经第二,波罗奈国王经。同经第四)按其中译语,一为跛人,二为刖人,及其它译为罪人。更依Dutoit之德译,明显译为krupppel(残障者)。今采用残障者之译语,仍有研究之余地。

一九四 宝珠窃盗本生谭

(菩萨═良家之王)

序分

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,对提婆心欲害佛而徘徊之事所作之谈话。闻提婆心欲害佛而左右徘徊之事,佛云:“汝等比丘!此非自今日始,前生提婆亦欲害我而徘徊,彼终不能杀我。”佛于是为说过去之因缘。

主分

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,菩萨受生于近村之良家,成长之后,由波罗奈近娶良家之女。此女非常美丽可爱,如同天女,又如蔓草中之,化、游戏之仙人。其名善生,行仪从顺端正,勤劳无怠,对主人翁姑,克尽家务,深受菩萨敬爱,如此二人生活一心,琴瑟相和。某日善生女谓菩萨曰∶“予欲探望两亲。”菩萨曰∶“甚善,我为充分准备途中粮食。”于是料理途中实用之食物,加载车中,菩萨坐于前方,妻乘后方驾御马车而往。二人近至市郊,卸下车马,洗身进食。菩萨整顿车马,坐于前方,善生女更衣化妆,坐于后方。当马车入市内时,波罗奈王乘壮丽大象,对城市为右绕之礼,来至市内,善生女下车,随于车后步行。王见彼女,心目为其所夺。王问一大臣:“汝往调查此女有无夫婿?”大臣前行,知其有夫,回报王曰:“大王!彼女有夫,坐前车之男,即为其夫。”而王恋慕之情不能排除,为烦恼所苦,自思:“以何方法,杀彼男人,使妇人入手?”于是王向一男子曰:“汝可接近彼男子之车,将此前发之宝石,秘密投入彼男子之车中。”王授前发宝石与男子命其前往。此男子持宝石秘密投入车中,还报王曰:“予已如王命照办。”

不久,王告左右:“予之前发宝石失窃。”臣众大为哗然。王曰:“可紧闭所有城门,遮断交通,探查盗人。”王臣均依命行事,全市顿时呈大混乱。而投石之男子率同数人,行近菩萨曰:“汝之马车停进,王之前发宝石失窃,我等须检查马车。”此男子在检查之中,将自己所秘密放置之处,取出宝石,捕捉菩萨为窃宝石之贼,痛打后,背绑其手,引至王前曰:“此为窃宝之贼。”王命斩头示众。王臣于十字街头将菩萨鞭打,由南门出市而行。善生女弃车伸张双手大声恸哭:“夫主!为予之故,累汝受苦。”善生女见菩萨仰面于车上,自思自身之德行:“有德之人反受苦恼,恶逆暴戾之人,天神不能防止。”彼女于恸哭中说第一之偈:

    神不在世间     神逃外国去

    实际此世间     已无守护者

    荒暴恶德者     无人能遮拦

于此道德坚固之妇人恸哭之间,帝释天之座席顿感大热。帝释天自思:“谁人起念动我帝释天之位?”帝释立知其缘由:“波罗奈王暴戾至极,使道德坚固之善生女受苦,我今当往处断。”帝释由天上降下,以大威神之力,使恶王由象背滚落至刑场,仰面而卧,使菩萨起立,以美丽之王服饰身,坐于象背之上。行刑者断王之头,断头之后,始知为前王之头。帝释天现身打近菩萨,使菩萨承接王位,善生女为第一夫人。大臣、婆罗门、家主(居士)等见帝释天而欢声雷动:“今杀不义之王,我等拥戴帝释天主所授之王。”帝释天立于虚空曰:“此为帝释天授与汝等之王,今后依正义施行政治,如王为不正,则非时降雨,应降而不降,将起饥馑、疾病、刀剑之三种畏怖。”帝释天于告诫后唱第二之偈:

    恶王非时雨     以时雨不降

    彼由天谪贬 1     是故遭天谴

帝释天与训诫后,归天上而去。菩萨依正义执行政治,得生入天上界。

结分

佛述此法语后,作本生今昔之结语:“尔时不正义之王是提婆,帝释天是阿那律,善生女是罗喉罗之母,由帝释天所授之王即是我。”

注 1“彼由天谪贬”,恶王于天上即执行不正义之政治故,由天上降谪于下界人间。